屋檐邊上的水泥假山也很不錯,讓我想起了春秋齊魯地區的刀幣,從水泥假山回來后,我直接去了上排名很靠前的一家餐館,而且昨天路過馬德羅步行街的時候也看到了門前的侯餐長隊,說明口碑并不差。這家店用餐環境還是非常不錯的,尤其是過了飯點的午后人并不多。
結束水泥假山游覽后,先來了一筐免費的面包,方形的餅干有點像是千層酥餅,不錯的香甜口味,比起在土耳其每餐前的國民面包可口多了。我點的一道菜是蝦仁塔克餅,也是想和昨天在水泥假山酒店附近大排檔上吃到的做一個對比。

此次水泥假山詩情畫意之旅除了贏在海鮮食材上以外,沒有了肉汁和膩味的玉米餅相混合的氣味也讓我胃口大開,尤其是特制的鱷梨醬真的讓我有點欲罷不能,終于明白了為什么鱷梨醬配薯片能夠在美國大學生中f 靡的原因,這就是那種吃不膩的零食啊!

喜歡喝湯的傳統是我在水泥假山景區這幾年才培養起來的,尤其是可以下飯的湯汁越加是讓人胃口大開,所以我今天特意點了這道營養搭配均勻的三文魚菜湯,只是覺得要是菜的種類換成我喜歡的類型越加好,湯的做法和國內頗為類似,越來越覺得水泥假山景區有意思了。

此次水泥假山旅程的后一道菜也重要的主菜雞肉,其實吃到這時候我已經是有點撐了。不過作為餐桌上隆重的菜品,也是該店的招牌,我還是必須要品嘗一下。這道菜的地位像是福建地區的佛跳墻,醬汁的做法和調配很復雜,只有逢年過節有貴客到來的時候才會出現,人對它情感很深,而其他國家的食客卻把它視為黑暗料理的典范,因為醬汁調配中光是聽到巧克力和辣椒的成分就夠讓人目瞪口呆了。